close



隨想的開端:

事情的開端是由一把綠豆開始的,無論是種綠豆或是磨綠豆粉餵魚都是很好的親子活動,藉由這些親子活動,拉近了不少我們父子間的隔閡。
我覺得我這一代的男生對於自然、對於生命是盲目無知的,讀書的時候只為了聯考而讀,聯考不考的東西一概無關、可以漠視不理,蝌蚪是如何變青蛙的、為何蠶會吐絲結蛹再羽化,這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要背得起來。
長大以後因為是學電機工程的,整天與牛頓、歐姆、佛萊明為伍,更沒有機會領略自然生命的奧秘;還好步入中年以後因為不想被時代所遺棄,再次回到學校修習了有關生命科學的課程,才有機會更深一層的感受生命的奇妙與造物者的偉大。
然而對於生命的初體驗或許是當爸爸的那一刻吧!看到一個生命就如此的誕生,從無到有,真的是有說不出的悸動,但是那時候對於小baby的感覺應該像是得到心愛的寵物一般罷了。
慢慢的孩子開始牙牙學語,天真的舉止、可愛的模樣、才讓我真正讚嘆造物者的奇妙。很難想像由一個受精卵可以變成一個小天使。


生命的脆弱:
看過Discovery Channel「生命盡頭」那支影片,不禁讓我想起我的阿嬤。前年的寒假是個令全家難忘又難過的假期,高齡九十二歲的阿嬤離開了我們,在阿嬤離開前毫無徵兆,阿嬤一向身體硬朗,只是腿關節稍微退化,沒辦法走太遠的路,而且耳聰目明、思緒清楚,作息也很正常,但是卻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說走就走,讓子孫們無限的哀思,同時也令我對於生命的無常有著更深一層的體悟。
常常聽人說生死一瞬間,真的是一瞬間,生命的脆弱這時候正赤裸裸的上演,任誰也無法去預料,去挽留。
影片中那為罹患癌症的主角,他們夫妻對於生命的看法正讓我吃驚般的豁達,他們將生死看得如此的輕鬆;她們的一切都那麼的平靜,她們靜靜的等待生命盡頭的到來,沒有激情、沒有哭號,只有淡淡的不捨,或許人生就是要這般的豁達、這般的看得開。
此外、片中也看到台灣社會不常見的自然葬,片中的男主角死後火化骨灰由妻兒、親友灑在自己種植的玫瑰花圃,這不也是一種美嗎?韓劇裏面常有的劇情,人死後骨灰灑在心愛的地方或值得紀念的地方,這是何等的淒美呀!就像「藍色生死戀」般的淒美,又深具環保意義,應該值得在台灣推廣,因為台灣地小人稠,墓地不足又管理失當,納骨塔又價格昂貴,所以「自然葬」是相當可行,既省錢又環保的作法。


續下篇... (因文字太多,為了方便閱讀,故拆成兩篇。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aisenc 的頭像
    taisenc

    資深男孩的情愫...!!

    taise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